首页
今日要闻
新闻墙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文化专栏
新闻排行
滚动新闻
RSS订阅
热门标签
投稿
艺人
甘肃文化产业网是甘肃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报道甘肃文化、艺术、文学、影视、收藏等文化行业新闻资讯。是甘肃领先的互联网新闻门户网站!
华亭:“草根艺人”李长海的“艺术人生”
李长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初见其人,中等个头,身着一身黑色棉衣,清瘦矍铄,目光有神,华发稀疏,憨厚朴实。
2023年8月4日 15:48
/李长海
/华亭
/艺术人生
/草根
/艺人
甘肃手工书艺人寓“敦煌壁画”于“方寸雕版”
12月21日,甘肃手工书艺人徐晋林在其工作室制作雕版敦煌壁画的印刷品。现年59岁的徐晋林是读者出版集团读者晋林工作室独立出品人。
2021年12月22日 16:58
/敦煌壁画
/甘肃
/方寸
/艺人
/手工
兰州艺人引游客了解丝路文化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以浮雕、阴雕、阳雕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图案。牛肉面、中山桥、河州牡丹、黄河……兰州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吴义泽的蛋雕作品中均能找到。
2021年8月25日 10:20
/兰州
/丝路
/艺人
/游客
/文化
兰州艺人0.2毫米蛋壳上雕“甘肃风景”:引众了解丝路文化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以浮雕、阴雕、阳雕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图案,近年来逐渐兴盛。
2021年7月30日 9:15
/兰州
/蛋壳
/甘肃
/丝路
/艺人
“烧坯为陶” 民间艺人宋雅倩的“泥人”情怀
在我市八里窑有一间简单的陶艺工作室,这里除了几件基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之外,满目皆为栩栩如生的陶艺人物。在这里,兰州陶艺人宋雅倩“烧坯为陶”执着追逐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2021年1月21日 11:19
/雅倩
/泥人
/情怀
/艺人
/民间
金城“守艺人”守护一生 钟情一事
在现代工艺品日益精细美好的当下,相较于机器流水线生产的物件,手工制作的器物,承载了手艺人的体悟与灵感。
2020年7月27日 10:46
/金城
/艺人
/一生
民间艺人妙手丹青 石上作画传承敦煌文化
4月中下旬,甘肃省敦煌市58岁艺人吴培荣在制作石头画时,将敦煌元素作为画作元素进行添加,以此传承敦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敦煌。
2020年4月23日 11:32
/敦煌文化
/艺人
/民间
/石上
甘肃艺人剪纸记录家乡“味道” 弘扬孝道文化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剪纸艺人张巧燕,创作家乡美食《水川长面》剪纸作品,表达对家乡风土深厚感情,弘扬孝道文化。
2020年3月31日 10:16
/孝道
/甘肃
/剪纸
/艺人
/家乡
敦煌艺人雕葫芦“绝活”致敬抗“疫”英雄
一件件葫芦微雕刻作品从贺生强手中诞生。严谨的构图、精美的图案、细腻的刻画、娴熟的刀法、流畅的线条、清新的着色,赋予了葫芦无穷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2020年2月21日 11:06
/敦煌
/绝活
/葫芦
/艺人
/英雄
甘肃籍艺人黄轩 回到家乡“重走长征路”
为弘扬长征精神,演员黄轩跟随央视节目组回到家乡甘肃,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会宁参加了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文化文艺慰问活动的节目录制,并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大家的奋斗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传递…
2019年9月2日 10:39
/甘肃籍
/长征
/艺人
/家乡
/黄轩
甘肃泥塑艺人还原农村生活场景
甘肃庆阳正宁县刘雪玲的展览室内,大大小小百余件泥塑作品,表现的主题,都是农村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
2019年6月6日 10:13
/泥塑
/甘肃
/艺人
/场景
/农村
甘肃泥塑艺人捏出农村场景"表情包" 创新窑洞研学游
简单的篱笆、深深的窑洞,孩子们的嬉戏;或是两个老农,背着草帽,坐在地头,抽着老烟锅,谈天说地……甘肃庆阳正宁县刘雪玲的展览室内,大大小小百余件作品,表现的主题,都是农村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
2019年6月5日 9:33
/窑洞
/泥塑
/甘肃
/艺人
/场景
甘肃民间艺人巧绣“飞天”香包寄情端阳
端午节前夕,甘肃民间女艺人手工赶制的香包走俏,除了以“飞天”形象为主的香包外,还不乏“五毒簸箕”“五子丰登”等传统香包,这些凝结着最原始淳朴艺术情结的手工艺品,在她们的一针一线、一钩一绣中充分展现。
2019年6月5日 9:30
/香包
/飞天
/甘肃
/艺人
/民间
甘肃泥塑艺人捏出农村场景“表情包”
甘肃庆阳正宁县刘雪玲的展览室内,大大小小百余件作品,表现的主题,都是农村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
2019年5月31日 10:25
/泥塑
/甘肃
/艺人
/场景
/表情
甘肃漳县艺人创制“盐画” 让食用盐拥有艺术“细胞”
拿一把食用盐,添加一些树脂便可以作画。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艺人汪航的工作室,满屋子墙上都是“雪景图”,画中的树叶、道路、屋顶、田野,到处都被洁白的雪覆盖,纯净美丽,而这些“雪”却是我们平常吃的盐。
2019年5月10日 10:53
/漳县
/甘肃
/食用
/艺人
/细胞
甘肃艺人根雕“乡村记忆” 诉浓浓“乡愁”
小屋、老树、山里人家,这些根雕作品栩栩如生,透露出西部大地山水风情和剪不断的乡愁。土生土长在西北黄土高坡的甘肃根雕艺人甘博,以根雕艺术作品留住“乡村记忆”,诉说浓浓的“乡愁”。
2019年4月22日 11:45
/根雕
/甘肃
/乡愁
/乡村
/艺人
甘肃民间艺人17年间制作2000多张傩面具
据马正德介绍,17年间,他共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到四大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再到民间传说等,他都要仔细阅读史料,研究民间故事,梳理每个面具的寓意,然后画创作稿,湿木头晾干,再上浆,打磨,上色,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
2019年4月17日 10:33
/甘肃
/多张
/面具
/年间
/艺人
兰州艺人逐梦“敦煌花道” 引民众体验“慢生活”
花道艺人郑艺依旧记得,年迈的师傅双手微微颤抖着拉着她说,能来敦煌莫高窟前焚香、插花,是一辈子的梦想,但也是不敢奢求的事,这下总算圆满了。
2019年3月28日 10:54
/敦煌
/兰州
/民众
/艺人
/体验
兰州艺人逐梦“敦煌花道” 引民众体验“慢生活”
兰州花道艺人郑艺依旧记得,年迈的师傅双手微微颤抖着拉着她说,能来敦煌莫高窟前焚香、插花,是一辈子的梦想,但也是不敢奢求的事,这下总算圆满了。
2019年3月22日 10:15
/敦煌
/兰州
/民众
/艺人
/体验
甘肃女艺人“一眼定终身” 传承弘扬秦腔文化
“10岁时,第一次看县剧团演出,便被深深吸引。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追随剧团。几年的摸爬滚打,主攻青衣、老旦。”近日,甘肃秦腔表演艺术家佟红梅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2019年3月19日 10:11
/秦腔
/甘肃
/艺人
/终身
/文化
瓷板画艺人烧制“印象派”莫高窟
近日,甘肃瓷板画艺人王清路在工作室里进行创作。
2019年3月15日 10:23
/莫高窟
/瓷板画
/印象派
/艺人
甘肃定西市剪纸艺术传承人景爱琴手握剪刀31年
“文创产品要贴近生活,增加其实用性,从而吸引更多受众。”38岁甘肃定西市剪纸艺术传承人景爱琴手握剪刀31年。起初“偷拿”爷爷设计图稿沿着描线剪,如今不光剪功得心应手,她还致力于文创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让当地剪纸艺术走出国门。
2019年2月26日 9:55
/定西
/甘肃
/剪纸
/艺人
/华人
甘肃平凉80后女艺人用黏土塑造“童话世界”
在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有这么一位女艺人,今年31岁,是典型的80后姑娘,她叫景必鑫。她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心灵手巧,能用普普通通的粘土捏出形态各异的卡通人物和动物,不仅形象逼真,活泼可爱,凡是见过她作品的人都有一种梦回童年的体验。
2018年11月7日 9:23
/平凉
/黏土
/甘肃
/艺人
/童话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峪石砚传承人刘宗学二十载“与石为友”
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市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重要驿站。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脚下,拥有大片的戈壁滩和“石资源”,石头不仅成为当地民众休闲娱乐的珍贵记忆,更成为承载当地文化传承的符号,也成为了外界了解西北文化的…
2018年11月1日 9:54
/传习所
/甘肃
/艺人
/体验
甘肃“00后”女孩承袭古老掐丝工艺立志成“守艺人”
镊子、剪刀、医用注射器……兰州“00后”姑娘李婕经常待在父亲李海明的景泰蓝掐丝珐琅壁画传习馆内,用这些工具制作“十二生肖”“美女图”等画品。18岁的李婕立志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守艺人”。
2018年8月30日 10:42
/志成
/甘肃
/艺人
/工艺
/女孩
甘肃华池新型手工艺人助推乡土艺术走出去
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其中,华池县刺绣、剪纸、布贴画独具匠心,是不少农村妇女的绝艺。
2018年8月28日 10:28
/华池
/甘肃
/乡土
/助推
/艺人
甘肃民间艺人手制彩塑传承石窟艺术
6月下旬,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的多名艺人正忙着赶制一批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的彩塑,每件作品要经过制坯、焙烧、打磨、抛光、修复、上色等多道复杂工序后,才能生成嘴角上扬的小沙弥,或是衣袂翩翩的飞天神女。
2018年6月26日 11:22
/彩塑
/甘肃
/石窟
/艺人
/民间
甘肃民间艺人泥塑“活现”农耕文化
甘肃临夏民间艺人常天平从事泥塑制作已有三十余年,如今他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他一共制作1700多件泥塑作品,取材立意广泛,包括戏剧脸谱、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俗生活等,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8年6月25日 14:23
/甘肃
/艺人
/风情
甘肃艺人完成手工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品长8米,宽1.6米,高0.4米。微雕中的树木、小桥、舟舸、人物、动物等系用六年以上的牦牛角、纯手工制作。其建筑全部采用榫卯结构,精巧绝伦,栩栩如生。
2018年6月15日 11:33
/微雕
/甘肃
/清明上河图
/艺人
/手工
甘肃艺人李海明掐丝珐琅画里的敦煌故事
传统的掐丝珐琅技艺应用于器皿之上,将掐丝珐琅技艺移植到平面,并通过釉色改良让画面充满层次感,甘肃艺人李海明希望这种方式可以更好表达甘肃元素。
2018年5月15日 10:09
/敦煌
/李海
/珐琅
/甘肃
/艺人
栏目导航
甘肃文化要闻
文化产业
政策解析
地方动态
文化名人
文化旅游
评论观点
文化活动
影视产业
甘肃文艺界
书画收藏
民俗非遗
文化教育
创意产业
文艺演出
新媒体
西部地理
文明甘肃
乡村振兴
招投标信息
资讯中心
推荐阅读
创美跳动: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领航者
现场|情道合一——王清州、松宫贵之书法作品双个展 在北京798开
马书忠散文集《人生情未了》出版
菌小宝:以微生态科技重塑健康未来,书写中国品牌的全球答卷
抒情歌曲《想你 在兰州》正式发行
创富利器赋能区域经济升级 欧马可X梦想版气体机甘肃、吉林区域上
“王清州、松宫贵之书法作品双个展”即将亮相北京798
欧马可X梦想版气体机新疆首发上市 以"区域定制"擎动丝路物流新生
抖音里的非遗味,正在硬控年轻人!
捐资兴学展风范,情系桑梓谱新篇——万和爱心捐赠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