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新闻墙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文化专栏
新闻排行
滚动新闻
RSS订阅
热门标签
投稿
景泰
甘肃文化产业网是甘肃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报道甘肃文化、艺术、文学、影视、收藏等文化行业新闻资讯。是甘肃领先的互联网新闻门户网站!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泰树皮笔画
景泰树皮笔画是一种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芳草村。树皮笔画以树皮为笔作画,绘画风格自然朴实、恬静素雅、清新悦目,具有独特的魅力。
2022年11月3日 9:10
/景泰
/非物质文化
/树皮
/甘肃
/笔画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泰砂锅制作技艺
景泰砂锅制作最初产生于明代。明代末年,宽沟窑匠发现了芦阳镇西关村有便利的烧窑条件,便举家迁徙于此,广招门徒、开窑制器,逐渐形成了景泰特有的砂锅制作行业。
2022年10月27日 17:54
/景泰
/非物质文化
/砂锅
/甘肃
/技艺
永靖看湖 皋兰赏花 景泰观山 清明小长假一日游攻略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在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腾出一天时间,去爬山赏湖看春花,不负春光。
2021年4月1日 10:23
/皋兰
/永靖
/景泰
/长假
/攻略
景泰黄河石林冲刺国家5A级景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国家4A级景区白银市景泰黄河石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21年3月10日 15:52
/景泰
/石林
/级景区
/黄河
/国家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电影里的景泰美景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等构成了一幅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
2021年3月3日 15:48
/景泰
/旅游景区
/美景
/国家
/电影
甘肃景泰:开启冬季旅游模式
11月24日早晨,甘肃白银景泰的黄河石林大景区内的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2020年11月26日 9:28
/景泰
/甘肃
/模式
/旅游
兰州新区旅游方面好消息,景泰到中川机场的高速公路建成了
刚刚了解到一个好消息,白银市景泰县到兰州中川机场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年内就可以通车啦!
2020年9月3日 10:51
/景泰
/中川机场
/兰州
/新区
/好消息
甘肃景泰:十万亩向日葵“笑”迎丰收
初秋时节,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的十万亩向日葵竞相绽放,金黄的葵花张开“笑脸”,迎接丰收。
2020年8月14日 18:53
/景泰
/迎丰
/甘肃
/万亩
/向日葵
景泰“葵花之约”3天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
8月9日至11日,在景泰县寺滩乡举行的“甘肃·景泰2020葵花之约观赏活动”再掀全县乡村旅游热潮。
2020年8月13日 13:06
/景泰
/葵花
/接待
/游客
景泰税收助力旅游业复工达产
近年来,景泰县税务局因时制宜,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开出新型“税务药方”,将税收宣传重点由城市扩大到乡村、由规模性企业拓展到“五小”产业,真正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出税务力量。
2020年6月24日 10:57
/景泰
/旅游业
/税收
红了!景泰沙漠樱桃等你来摘
憋久了,宅急了,趁着“五一”长假走出家门,在空气清新的乡村户外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采摘的乐趣吧!在离兰州市区200多公里处的景泰县红砂岘生态园,就是一个能采摘也能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采摘的水果是被誉为“早春第一果”的樱桃。
2020年4月29日 9:41
/景泰
/樱桃
/沙漠
白银·景泰第三届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在著名景点黄河石林景区开幕
9月12日,白银·景泰第三届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在著名景点黄河石林景区开幕,本届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以“邀约畅游·缘聚石林”为主题,从9月12日开始,为期一个月。
2019年9月17日 10:32
/黄河
/景泰
/石林
/白银
/第三届
甘肃景泰在天津推介旅游资源和农特产品
4月1日下午,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旅游资源和农特产品推介宣传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西青区召开。
2019年4月2日 9:30
/景泰
/特产品
/甘肃
/天津
/旅游资源
甘肃景泰:村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过上好日子
炉火正旺,炒菜正忙。在宽敞明亮的灶房内,何乃军和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洗菜切肉、炒菜拼盘,一道道热乎乎的家常便饭、特色美食转眼做成,香飘怡人。
2018年11月19日 9:13
/景泰
/甘肃
/好日子
/村民
/旅游
“景泰六福话吉祥——论中国福文化暨《景泰六福》艺术品鉴会”在北京举行
由中外珐琅美术馆主办的“景泰六福话吉祥——论中国福文化暨《景泰六福》艺术品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此次亮相的《景泰六福》,由六件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葫芦组成,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在从艺60周年之际,以宫廷绝技所制。
2018年11月1日 10:15
/景泰
/北京
/中国
/吉祥
/艺术
白银景泰:村民脱贫致富有新思路
近年来,景泰县根据“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思路,大力实施治碱排水工程、有效遏制土地盐碱化。同时,大力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修复生态环境。草窝滩镇也积极实践,走在了全县脱贫的最前端。
2018年9月7日 13:42
/景泰
/白银
/脱贫致富
/村民
/思路
甘肃白银景泰黄河石林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近日,白银市景泰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思路,全力推进黄河石林大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目前已建成项目21个,完成投资3.9亿元。
2018年8月29日 10:34
/景泰
/石林
/白银
/黄河
/甘肃
兰州至景泰黄河石林景区旅游直通车将于11日首发
黄河石林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距白银70公里,兰州160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形成于距今210万年前,是一处主要由新构造运动控制,雨洪冲蚀、重力崩塌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
2018年8月8日 10:38
/景泰
/石林
/黄河
/兰州
/直通车
甘肃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景泰黄河石林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东流进入甘肃,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黄河文化遗存。在甘肃白银境内,黄河穿山绕谷,造就了陡崖凌空的黄河石林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5月21日 9:34
/景泰
/石林
/黄河
/甘肃
/杰作
甘肃《丝路文明 绚丽景泰》大型画册出版发行
由景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景泰文艺》编辑部设计制作的摄影专刊《丝路文明绚丽景泰》大型画册于近日出版发行。
2017年12月20日 9:26
/景泰
/甘肃
/出版发行
/丝路
/画册
主旋律电影《面向群众》在甘肃景泰首次点映
主旋律电影《面向群众》在故事发生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1日首次点映。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千余名干部职工观看了影片。
2017年11月28日 9:52
/景泰
/甘肃
/主旋律
/群众
/电影
“全国网媒甘肃行”带你走进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成龙大哥和美女金喜善的《神话》、赵薇的《花木兰》,还有《天下粮仓》、《少林寺传奇》等等大剧的剧组都在此取过景,这就是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2017年9月28日 9:44
/景泰
/石林
/黄河
/甘肃
/地质
甘肃景泰取景拍摄的武侠传奇电影《盲侠》将杀青
由高成岗执导、在甘肃景泰取景拍摄的武侠传奇电影《盲侠》,已进入最后的拍摄阶段。影片完成后期制作后,有望在今年年底登上央视电影频道和广大观众见面。
2017年7月7日 9:45
/景泰
/甘肃
/拍摄
/传奇
/武侠
白银景泰翠柳沟被列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景泰县草窝滩乡翠柳沟村,位于我省与宁夏中卫交界处,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小煤窑遍布山坡,属于重要沙尘源区和沙尘暴路径区。
2017年3月3日 11:59
/景泰
/柳沟
/白银
/封禁
/保护区
甘肃景泰出品电影《血太阳》今日在景泰举行首映
由中共景泰县委宣传部、景泰县文化馆等联合拍摄的电影《血太阳》今日在景泰举行首映。该片根据景泰县作家乔仲良的同名小说改编
2016年11月29日 11:20
/景泰
/甘肃
/太阳
/电影
甘肃景泰芦阳发现大幅古岩画 初步断定距今约3000年前
在位于该县芦阳镇索桥村黄崖沟南侧一处东西走向的崖壁发现了一幅古岩画。这块岩画面积东西长9米,高4米。经初步判定,该岩画雕上凿于约3000年前左右。
2015年8月1日 10:43
/景泰
/岩画
/甘肃
/年前
甘肃景泰姜窝子沟岩画:戈壁荒原上的古西羌图腾
戈壁,一望无际的戈壁。出景泰县城,我们向北而行,过草窝滩,经白墩子,拐入通往古浪的公路,入眼的就是戈壁荒原了。
2015年7月25日 8:48
/景泰
/西羌
/窝子
/岩画
/甘肃
甘肃景泰岩画遗存获全国首批12处岩画遗存地认证
中国岩画学会命名并公布了中国岩画遗存地首批认证单位名单,上榜的全国12处岩画遗存名单中,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姜窝子沟凿磨岩画区名列其中。
2015年7月16日 21:58
/岩画
/景泰
/甘肃
/全国首批
/认证
栏目导航
甘肃文化要闻
文化产业
政策解析
地方动态
文化名人
文化旅游
评论观点
文化活动
影视产业
甘肃文艺界
书画收藏
民俗非遗
文化教育
创意产业
文艺演出
新媒体
西部地理
文明甘肃
乡村振兴
招投标信息
资讯中心
推荐阅读
“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在兰启幕 航天迷
兰合铁路草滩特大桥第一片梁成功架设
武威市新增十四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
兰州新区——万寿菊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关注榆中县山洪灾害】千里运牛保生产
合作 “社商居”新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强信心 看发展】兰州海关扩大“一保多用”范围助企降本增效
陇西 农旅融合绘就发展新景
【强信心 看发展】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人行甘肃
甘肃省着力提升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